不做装逼之事


    何谴有涯之生

佐拉的聲明與呼籲

近幾天來,因為我積極參與公務事務,參與罷免傅崐萁,我遭遇了來自謝家豪、陳財能、陳毓欣、廖國翔、張堯、李家寶等人的連番指控。這些指責中,充斥著情緒化的攻擊與事實扭曲,大致出發點都是“中國人”和“種族歧視”,並不是因為佐拉我真的做錯了什麼。再以一篇完整文章,系統性地向大家說明每一個被質疑的議題背後的真相。 (发布于3周前。)

佐拉邀請謝家豪、林育德、王馬紹、吳建銘當面直播

玉里鎮的國小老師謝家豪曾被傅崐萁查水表,謝家豪現在沒有對佐拉查水表,而是四處詆譭佐拉。佐拉發出正式聲明,要求謝家豪當面拷問佐拉。 (发布于1个月前。)

My thoughts on attending the Journalism Trust Initiative networking event

Zola's opinion,News credibility should rely on transparency, fact-checking, and open discussion rather than external certification. Influential figures gain trust without validation, and third-party organizations may face skepticism. If news is evidence-based and verifiable, certification is unnecessary. The “News Trust Initiative” remains debatable, as credibility evolves dynamically with public perception and scrutiny. (发布于2个月前。)

佐拉是谁?

周曙光,网名佐拉,或称zuola,英文名是Zola,资深网络工程师,写作者,盖蒂图片社签约摄影师,佐拉科技创始人兼CEO, 四十三岁,原籍中国湖南省,现籍台湾(中华民国)花莲县瑞穗乡。他在使用网络技术和社交媒体对抗新闻审查和网络封锁方面富有经验,擅长报道敏感新闻...

天安門佐拉自拍
( 佐拉常孤身报道敏感新闻,以一招左手盲拍闻名。 拍摄于16年前。 )

屌丝博客

这是一部关于佐拉的纪录片。 佐拉冒着政治迫害的风险,凭一已之力,通过不断改进的报道方法,屡次突破中国政府的新闻封锁和网络审查,被德国之声誉为“中国公民记者第一人”, 也引发一波波的公民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致力报道不许碰触的新闻事件。


( 电影HIGH TECH, LOW LIFE中文预告片, 首映于13年前。 )

火墙内的声音

三十八年前(1987年) ,北京市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向德国成功发出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象征互联网在中国正式出现;20年后,佐拉单枪匹马由湖南赶抵重庆最牛钉子户现场,为他的网站读者作第一手报导,旋即吸引很多网友及媒体的注目,自此一战成名,屡次在多个敏感新闻事件中成功挑战政府的新闻审查。外国传媒及学者称周曙光为“中国民间记者第一人”。他的名字更一度成为政府要在搜索引擎封锁的“关键词”之一。


(香港电台(RTHK)纪录片《铿锵集:火墙内的声音》,首映于17年前。 )

2010年全世界有1400多人参加了由美国国务院通过“推特”主办的特殊竞赛,要求参赛者使用 #democracyis 推文,表述他们个人对民主的界定。转发次数最多的推文是由中国的周曙光提交的民主的定义,内容是

“民主就是独立的个体和独立的组织在文明社会中使用除暴力外的透明手段争取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逐渐完善的游戏规则”。

美国国务院提供的奖品是一部折叠式高清数位摄影机(Flip Video HD Camcorder)。

美国大使馆金瑞柏公使颁发 ”Twitter Contest Challenges the World to Define Democracy“的奖品和证书给周曙光 2010年美国大使馆金瑞柏公使颁发 “Twitter Contest Challenges the World to Define Democracy”的奖品和证书给周曙光。 拍摄于1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