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辉:奢侈的互联网创业

转载者前言:这是冯大辉 @fenng 写的文章,发表在《创业家》杂志,但杂志上发表的版被删除了内文的链接,而冯大辉表示担心此文敏感词太多,若发表到他自己的BLOG,则可能触动GFW导致他的BLOG被屏蔽,所以我转发到我的BLOG,希望更多人看到这篇文章。另外,作为知名BLOGGER的冯大辉对GFW表现出的又恨又怕的心态,亦可窥审查对创新之害。 —-Zola

在硅谷的投资人、分析师看来,中国对他们来说,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十几亿人的大市场。每个有手机的人安装一个他们的 App,那就是绝对海量的用户群;每个人点击一下他们的广告,他们就赚翻了;每家公司买他们一台设备,他们就可以 IPO 了。除此之外,他们不会比中国这些已经刺刀见红的创业者更理解中国市场。

硅谷的大佬们怕是很少有人关注中国互联网创业者们面对的困境,也或许,他们根本不了解。我们不妨看看中国的互联网创业者们需要面对的那些跨越不过去的问题。我将在这篇文章中尽量谈一点中国互联网创业者并不陌生,但是对硅谷的读者看来有点天方夜谭的事情。

1. 抄袭或是创新

这是一个对「创新」缺乏任何保护的国度。

如果从抄袭的路径来看,起码可以分为:中国大公司抄袭硅谷公司,中国创业公司抄袭硅谷创业公司,中国大公司抄袭中国小公司,中国小公司彼此抄袭…

对中国互联网创业者们最为头疼的事情是中国大型互联网公司对他们的抄袭。在究竟什么是「创新」已经没人计较的创业环境中,即使你稍有创新,在缺乏任何实质有效的保护的情况下,大一点的竞争对手瞬间就能掠夺走你的成果。或许有人说,为什么不动用法律武器去保护自己? 你会发现打官司都打不过对方,武器都是对方的,被批为「抄袭成性」的几家大的互联网公司,早已经不声不响的申请到了本该属于你的专利了,被侵占利益的创业者面对这样的情况束手无策。在 Google 里面搜索「China Copycat 」,迎面而来的都是各种批评的信息。甚至上升到「文化 」的层面。而且,「抄袭者」的骂名似乎主要由创业者来背负,那些大一点的公司可能根本不太在乎,你可以从道德层面上鄙视他们,但最终得到经济利益的依然是他们。考虑到带着镣铐跳舞的创业者们连生存都成问题,他们其实也是受害者,指责他们「又抄袭了」意义已经不大,痛打落水狗而已。

创新被抄袭,抄袭被骂死。

在抄袭还是创新之间摇摆或许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能为用户创造价值。被屏蔽在 GFW 之外的优秀服务究竟有没有必要让中国用户用到? 这是一个疑问。

2. GFW 带来的障碍

GFW 三定律:

  • GFW 第一定律:只要是 「用户产生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 UGC) 的国外网站都会被和谐。
  • GFW 第二定律:只要是被和谐的网站,国内一定会至少有一个克隆版。
  • GFW 第三定律:没有被和谐的网站一定不是同类竞争者中最出色的。

当年中国第一份电子邮件的标题是「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简直是一个预言,今天,我们访问国外互联网,很多时候,都要跨越「长城」了。时至今日,GFW (Great Firewall )的存在已经算不上什么秘密。甚至有些官方媒体也在谈论这个东西。有些人甚至认为,GFW 的存在为中国以外的互联网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设置了障碍,因而使得本土追随者很多机会。实际上,国内互联网创业者也丧失了和国际同行同台竞技的机会。从长期来看,丧失竞争力的结果是我们将失去更大的市场,这样的保护不要也罢。

GFW 的存在带来的更大的问题是造成了世界上最优秀的通用性技术平台无法为中国的创业者提供服务,比如 Amazon 的 S3 、比如 Google 的 Apps for Business ,创业者面对这种情况只得另外寻找解决方案,实在找不到就只能自己开发,这也间接造成了大量的劳动力浪费,重复发明轮子的现象比比皆是,无奈之举。

类似 Instagram 或是 Dropbox 的神话在中国不可能发生,这跟「创新」没有任何关系,我们没有这样的土壤。即使有一家小公司能够在初期做出优秀的产品,一旦需要应对较大的用户规模,在维护基础设施(IDC、带宽、分布式存储服务)的时候就被拖垮了,生产力骤然下降,除非你迅速变成一家大而臃肿的公司,而到了那时候,创新能力可能已经消失殆尽。

所以,硅谷的大佬们,类似 Google 那样的撤出中国大陆是没有意义的。Google 、Amazon 的大爷们,想办法进来,把你们最好的服务提供给中国,「不作为也是作恶」,像 IBM、Oracle 那样占据中国市场,创业者们更需要你们的服务。

3. 内容审查带来的附加成本

上面提到的 GFW 其实是内容审查制度的一部分。但我们有必要再说一下关于内容审查的其他方面。

关于内容审查(Censorship),我想在硅谷的很多媒体上已经常见,抛开政治上的一些因素不谈,内容审查对一家 Startup 的副作用是无限制的提高了运营成本,而且随着规模增大成本线性增加,风险加大。想象一家 UGC 模式的站点,所有的内容必须要人为过滤一遍要多少成本? 没错,很多时候,为了保险,只能人工来做。

再说说「许可证」的问题。一家新闻网站的页面下方,随便数一下,要有十几个执照(License),从网络试听许可证到国家药监局,五花八门。而有些许可证的存在的原因,恐怕普通人都难以理解,我想美国人更不好理解。对于创业者来说,这些许可证的获取需要时间成本,需要经济成本,需要有「关系」,这是阻碍一家公司壮大的障碍之一。

当然,如果网站刚刚创建是不需要太多的许可证的,但是,你的网站必须要有备案(Put on Record),这样 IDC 才有可能允许你接入,备案的时候必须要留下网站所有者的联系信息,方便有关部门的审查人员能随时找到你。如果万一临时找不到怎么办?很好办,他们一般会通知 IDC 直接断掉你的互联网出口,接下来,创业者应该知道,有麻烦了。

4. 基础设施落后,而且昂贵

2011年年底的数据显示,中国平均宽带连接速度约为100Kb/s,远低于发达国家每秒钟约230Kb/s的平均速度(Refer: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6721923.html),实际上,可以称之为「窄」带或是准宽带。2012 年中国工信部要进行宽带提速,从目前来看,确实已经有进展。但是,宽带速度提上去了,相关的费用也随之水涨船高。虽然各地电信公司在宣称免费提升宽带,仍然看到有捆绑销售已经过时了的智能手机等不合理的垄断性行在里面。如果是 Startup 以企业的名义申请互联网宽带接入办公室,费用将高得惊人,是否是世界上最贵的宽带服务不得而知,不过质量够差并非虚言。

或许,中国网络宽带问题并没有移动领域的问题大。2012年Q1的数据显示,仍有 85.5% 的用户采用 2G 网络接入(Refer: http://open.shouji.baidu.com/?page=mireport ),即使 3G 用户增长较为迅猛,2G 用户在缩减,但基数是依然巨大。这意味着,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对无线带宽要求较高的应用短期内依然不可能有什么突破,比如音乐、视频等。大量的创业者只能挤在相对较窄的领域进行拼杀。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做「要想富,先修路」,互联网也是一样,要想互联网产业繁荣,基础设施必须要能跟上。

5. 互联网安全对创业者的风险

中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刘慈欣的大作《三体》第二部叫做《黑暗森林》,套用这本小说的段落来阐述一下中国互联网安全的现状:

「中国互联网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黑客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漏洞不管是不是猎人,不管是天使还是魔鬼不管是娇嫩的婴儿还是步履蹒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还是天神般的男孩,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拖库。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漏洞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中国互联网安全的图景」。

这样说太文学化了,实际上,地下黑客产业链根深蒂固,加上中国缺少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多年来导致持续失控状态。每天都有创业者的网站被盯上,有针对性的进行 DDoS 攻击或是渗透盗取数据库,进而索取网络保护费。去年年底的大规模数据泄露事件仍然只是冰山一角。安全对创业项目的威胁时刻都在,每个创业者都必须要面对这个现实。

6. 独有的技术障碍,比如 IE 6 居然也是个问题

据说比尔盖茨说过这样一句话,「就算是用盗版,我希望他们用的都是微软的Windows」,的确,中国用户用盗版 Windows 比例太高了,而且,Windows XP 也的确已经满足了绝大多数中国用户的需求,以至于这些用户没有意向升级到更高的 Windows 版本,中国也顺理成章的成了 IE 6 的重灾区(实际上还有更多因素促成这一结果)。IE 6 的存在使得中国互联网创业者必须要考虑浏览器兼容性的问题,这实际上也增加了技术上的成本投入。所幸,做移动 App 已经不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类似 IE 6 的问题,还有中国南北互联的问题。中国电信被拆分后变成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南归中国电信经营,长江以北归中国网通经营,颇具嘲讽意味的是,当初决策者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这个目的或许达到了,但出现了两家公司为了竞争互相设置障碍的情况,造成了南北相互访问速度很慢的局面,为了兼顾南北地区的用户,必须又要付出额外的成本。这又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问题。(refer:http://baike.baidu.com/view/2000117.htm)

7. 人才的流向

这一代的年轻人辅一从学校毕业,更倾向去做公务员,趋之若鹜(有些更有经济背景的早已经出国了)。根据各种调查显示,公务员已经成为年轻人最爱职业之一。对于初创公司来说,想招聘一流的毕业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即使考不上公务员,外企、国内大型私企依然是一流毕业生优先考虑的目标。

8. 税负之重如雁过拔毛

一方面喊着给中小企业肩负,一方面玩明降暗升的游戏,比如「营改增」,即将原缴纳营业税归地税管理的企业,划归为缴纳增值税并由国税管理的企业,税反而上升了一个百分点。而最近热议的「浮盈税」,则又体现了税务部门的深谋远虑。

录元散曲《醉太平》以赞之: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膆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不算结束的结束语

「剩下的都属于你」。在中国互联网领域进行创业,已经变成一件相当「奢侈」的事情。创业者们面临困境重重。讨论这些困境具体产生的原因不在本文的范畴之内。只是期待在各种批评质疑之余,也请施加援手,即使是「带着镣铐跳舞」,也尽量让创业者们跳得优雅一点。

虽说各个城市的「创业园」已经成为「标配」,但那毕竟是「硬件」,「软件」和「制度」才是需要迫切提升的,而这些,需要有关部门真的能够改变意识,或许这只是某种奢望。

中国互联网的创业者们,是一群最富理想但又最为悲观、最有希望但又最为绝望、最贫穷但又最富有、最幸福但又最催悲、最有耐心但又最急躁、最无奈但又最能折腾的的家伙。没有他们,整个社会会沉闷无趣很多,最为努力的群体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无法分享这个社会那一点点进步带来的财富,这是不公平的。

好吧,我知道中国人都不太容易,咱就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吧。

—EOF—

31 thoughts on “冯大辉:奢侈的互联网创业”

  1. Pingback: 佐拉Ⓥ
  2. Pingback: 笑笑
  3. Pingback: beyond_st
  4. Pingback: 佐拉Ⓥ
  5. Pingback: multiple1902
  6. Pingback: 陈少举
  7. Pingback: luhailiang
  8. Pingback: 刹那穹庆
  9. Pingback: RaymondZhang
  10. Pingback: SHLos
  11. Pingback: 飞翔的柴禾
  12. Pingback: huubby
  13. Pingback: allenchen
  14. Pingback: Jack Ng
  15. Pingback: chaos
  16. Pingback: rikki
  17. Pingback: ZW LIANG
  18. Pingback: Fdream
  19. Pingback: Matrix Bai
  20. Pingback: 精品博客
  21. Pingback: Homer
  22. Pingback: Rain Yang
  23. Pingback: gamtin
  24. Pingback: Young Yang
  25. Pingback: Zhijun Tan
  26. Pingback: 孙威
  27. Pingback: 佐拉Ⓥ
  28. Pingback: lihlii
  29. Pingback: AD_SPE
  30. Pingback: bruc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