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

前言:我很少写愤怒的文字了,我似乎已经麻木了。我要重新开始谈论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我不习惯很多人已经习惯了的环境,也不能让自己努力适应这个让人愤怒的环境。内向的人被世界改变,外向的人改变世界。有些话不吐不快,我要继续努力树立“非典型愤青”的招牌!如果说得在理,请大家高抬贵手,帮我顶吧!谢谢!

今天中午,四楼的邻居阿姨上来敲门,可是我是早晨才睡的,我睡得太死,没听到。后来她让我对面的邻居转告我,说我有包裹在工区的图书室。我知道,那是我的在https://shipit.ubuntu.com/  免费申领的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光碟到了。我于是去工区办公楼的图书室去领包裹。我去的时候是14:27,图书室外面的小黑板上有我的名字,表示那里有我的邮件,但图书室没有开门,旁边的退休工人娱乐室倒很热闹,有十来个人,四个人在围着一桌打牌,其它人都是看牌的。他们告诉我,图书室是下午两点半上班。但是,我和别人下了三盘象棋那图书室都没有开门,好不容易图书室开门了,我去找图书室的值班人要我的邮件,值班的是一个妇女,她给我包裹时,我发现包裹被拆开了,我问她为什么这样,她说是工人在图书室开会时拆开我的包裹了,我问她我领这包裹要不要签名,她说这是平信,不要签名。wokao,这明明是一个比信件大得多的从美国寄来的包裹,怎么是平信?我检查了里面的光碟数量,发现与我订的数量不对,总数只有九张,我订的是10 Ubuntu CDs (8 PC Edition, 1 64-bit PC Edition, 1 Mac Edition),少了一张PC Edition。这图书室的值班员太不负责了,上班迟到不说,还极不负责,要是别人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被她弄丢了,别人不是被她害惨了?我以后还敢让人给我寄东西到这个地址吗?

我不知道有什么方式可以惩罚这些不负责的人,回家时在楼下碰到热心的通知我取邮件的阿姨,她说要投诉她,但她也不知道如何投诉。对了,我们这里是一个国有中型企业,我父亲工作30年后在这里退休,目前已经改成股份制的长沙矿业集团了,但是,国有企业就是国有企业,制度上根本不严格,效率和廉洁(正义)根本无法保证。这是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所造成的。

国有企业通常由党领导的,每个人只要听领导的话,讨好领导搞好关系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他们做事可以拖沓,当领导想责备可进行处罚时,还要考虑到是否给人留了面子,是否伤了感情。极少有铁面无私的朱镕基式的领导存在的,铁面无私的领导很难像朱镕基一样能身居要职,因为他不得民心啊,总有人会给他穿小鞋,打小报告,正直的人通常会被人搞死,或是被合污。

我喜欢有些私营企业的“对事不对人的”工作气氛,工作中,同事之间可以针锋相对地进行面红耳赤争论,上司也可以直言不讳地进行批评。我觉得,有问题得早解决,不然矛盾扩大后,损失会更大。睚眦必报不是心胸狭窄的表现,而是赏罚分明的作法。著名的TK帮帮主tombkeeper说过:“如果有人受到了伤害,那也不是被我伤害的,是被事实伤害的。 ” 可惜的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身份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中国人做不到对事不对人,他们往往要顾忌贵贱、贫富、辈份、身份、面子、权威的影响,他们做不到直言不讳,最终的结局通常是意见被压制,隐患被掩藏,愤怒被积累,问题和矛盾却仍然存在,直到爆发和激化的那一天。

我很不习惯北京人动不动就是“您”或“老师”的(我记得罗永浩都称我为周曙光老师),要不然就是“你丫“(意思是你是未婚丫头养的私生子)。他们这样要么对别人表示尊敬,要么采用表示侮辱的称谓就是身份文化的具体体现吧。上次和zhuaxia.com的徐易容在电话中聊SSO的事,我想他在北京嘛,我就随北京的俗,用“您”字来称呼他,他就马上打断我,说不要用“您”,用“你”就行了。后来我一想,确实用“您”字表明了一种心态,一种阿谀献媚的仰视姿态,这是不利于平等交流的。就算他是海归,是出自大名鼎鼎r的IBM的牛人,但这不是我必须向他表示仰视的理由啊,我还出自OCEANPIC和EDAW呢。在网上谁在乎谁的年龄和出身啊,没必要对别人献媚或表示特别的尊重啊。我决定,假如我有机会建立一个企业组织,我一定要用扁平化管理,同事之间直呼其名,努力去掉“您”和“侬(nóng)那家”这样的尊称。

做人嘛,要不卑不亢,众生平等;做事呢,就要有赏有罚,赏罚分明。我喜欢这样的组织文化。

BTW:我一定要想办法惩罚那个图书室的妇女。让她意识他的工作没有做好是会受到惩罚的,至于她的工作做好了之后有没有赏,那是“长沙矿业集团”的制度问题了。

14 thoughts on “谈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

  1. to calon:我要了八张PC的,下次来长沙带张给你,我自己也早就刻了一张,Ubuntu早就装上了.我就是想试下能不能收到来自美国的东西.
    to C: 我现在学的东西很有用,缺啥补啥,让我去找工作的话,我能做啥啊?

  2. 和ZOLA很相似,我的盘在学校的收发室里也被拆开过,但无从追问,因为收发室的大娘一问三不知。另外我印象中好像是从荷兰寄过来的,不过当时没仔细看包裹就急着装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